requestId:6883d20975e0a2.93760568.
包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發出唁電,對梁思禮同志逝世深表哀悼,向梁思禮同志的親屬表示慰問。唁電說,新中國成立之初,梁思禮同志毅然歸國,為發展我國航天事業鞠躬盡包養瘁,并作出了包養重要貢獻,他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和嚴謹作風令人敬仰。
梁思禮是廣東新會人,我國航天包養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導彈和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包養網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因病醫治無效,于20包養網16年4月14日10時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習近平總書記的唁電,不僅是對梁思禮同志的高度評價,而包養且表達了對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深切關懷。以梁思禮為代表的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無疑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杰出典范。
科技興則包養網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重視科技的歷史作用,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從古到今,科學技術一直在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16世紀以來,世界發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響了世界力量格局。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實力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包養網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新中國成立后我包養網國取得的科技成就,充分印證了這一點。“兩彈一星”、多復變函數論、陸相成油理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成就,高溫超導、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納米科技、干細胞研究、人類基因組測序等基礎科學突破,超級雜交水稻、漢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計算機、三峽工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動通信、量子通信、北斗導航、載人深潛、高速鐵路、航空母艦,等等,這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為我國經濟社包養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為國防安全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不僅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而且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包養網度重視科技創新,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2014年1月,在會見嫦娥三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敢于走別人沒有走包養過的路,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創新發展理念首要的是創新”,要“保包養網持銳意創新的勇氣”,并指出“包養網要抓住時機,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包養網,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立包養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于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包養網常態,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包養和發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梁思禮等老一輩科學家,正以“包養非常之人”成就了“非常之功”。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同樣如此。人是最關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創新驅動實質上正是人才驅動。但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6月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我們在科技隊伍上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就是創新型科技人才結構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級科技大師缺包養網乏,領軍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同生產和創新實踐脫節。因此,我們必須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機制,努力造就包養網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廣大青年科技人才包養網尤其要樹立科學精神、培養創包養新思維、挖掘創新潛能、提高創新能力,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不斷超越。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包養培育人才、在創新事包養網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包養國夢提供強大的人包養才支撐。與此同時,跑好歷史交給我們的“接力棒”,包養也該是對所有建包養網立了“非常之功”的老一輩科學家的最好告慰。
TC:
發佈留言